一个人撑起一所园——记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幼儿园教师庄敏
发布日期:2015-09-10 00:00 浏览次数:


    小津口村位于东岳泰山东麓,三面环山,交通闭塞,全村只有300多户人家,总共1000多人。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幼儿教师曾经独自撑起一所幼儿园。一个人、一所园,用八年的青春守护着小津口的孩子们。

她就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幼儿园的园长兼教师庄敏。由于过了考取正式编制的年纪,她至今还是“代课教师”。

只有一个教师的幼儿园

小津口幼儿园院子里有一棵大树,树下阴凉的地方是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最喜欢的去处。大树一侧,靠墙位置的木架上放置着庄敏自己做的各种玩具:四个易拉罐粘在一起做成的“梅花桩”,用布、塑料管、木环扣制成的小车,用绳子和胶带圈做的高跷,废旧光盘包上布绣上花边做成的飞盘……除了近两年新添置的滑梯,幼儿园所有的玩具和教具都是庄敏自己用废旧材料做的,教学楼二楼的一间屋子里存放着她这些年积攒的各种废旧物品,有的甚至已经攒了七八年。

这所幼儿园现在有26个孩子,分为小班、大班,看着树下大班孩子主动扶着小班孩子走“梅花桩”,庄敏的脸庞上绽放出笑容。她刚来时,幼儿园并非这般摸样。如今,她依旧记得2007年踏入这里的场景,“当时,我真的傻眼了。根本没有幼儿园的样子,不过是只有7个孩子的混合班”。整个幼儿园只有几张桌椅,没有给孩子们烧水喝的炉子和水壶,更别提玩具了。孩子们乱作一团,有的满地打滚,有的往桌子底下钻,有的爬到桌子上……当时已经是5月了,教师用的幼儿活动教材还是崭新的,其中一个马上要入小学的孩子,伸手还数不清5根手指头。

庄敏知道,自己必须从零开始,首要工作便是环境创设,“最起码要有个适合幼儿活动的环境,像个幼儿园的样子”。说干就干,庄敏开始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对室内外的墙壁进行美化。那时正是8月,三伏天,整块的时间要用于带孩子开展活动,她只能在午休时先假装睡着,等孩子们都睡踏实了再悄悄起来,打着伞到外面画墙面。傍晚,孩子们都回家了,她却一直画到天黑。就这样,庄敏用了20多天,一笔一笔终于把楼外的墙面画好了,效果还不错。家长们啧啧称赞,有的家长甚至惋惜地说:“你画得这么好,干嘛还在农村当幼儿教师呢?”她笑笑:“这个工作也不错,正因为我学了幼儿教育专业,才能画到这个程度呀。”此外,她还把孩子们按年龄分成大班和小班,所有教育活动都分班轮流进行。

除了一片混乱的环境,迈入小津口幼儿园那刻起,庄敏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那就是要一个人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因为整个幼儿园只有她一名老师。之前在学前班或小学代课时,虽然条件同样艰苦,但她不用操那么多心,只要上好课就行,就算遇到困难,至少有人可以商量。工资低、辛苦、没有编制,这些困难庄敏都扛得住,但心里的那份孤独却无从诉说。在幼儿园,没有成人跟自己说话,有了委屈、碰到开心的事都无处诉说。有段时间她实在憋得慌,下班回家,都要逼着老公陪自己说说话,说什么都可以。

那几年,庄敏甚至“不敢”生病,因为她生病就意味着幼儿园要放假。2012年春,她被诊断为“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医生强烈要求必须马上手术。考虑到孩子,她求医生能不能推迟到寒假。“你这个年龄的病人,就怕时间拖长了有恶变的可能,必须马上手术。”在医生和家人的多番催促下,等到“五一”假期她才把手术做了。开学时,她竟一天也没耽误孩子,又跟往常一样忙碌着,刀口疼了就咬牙忍一忍,下班以后再去市里的医院换药。

问及庄敏留下来并坚持这么久的原因,她告诉《幼儿100》杂志记者,1991年,从泰安郊区职业中专幼师专业毕业那刻起,她便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干好它。这些年来,庄敏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我也许无法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可以带着伟大的爱去做一些身边的小事儿。”她舍不得这些孩子,希望农村的孩子也可以有好的学前教育,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希望有一天,孩子可以走出这个小山村,拥有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人帮忙,只能自己想出巧妙的方法

有人曾问庄敏:“园里只有你一个人,如果你上厕所怎么办?”庄敏笑笑,回答:“我得跟孩子们请假呀!”这并非笑谈,而是那时的她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跟孩子们请假,可有的孩子是不给面子的。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她便坚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要不然他们看不见我会更加没有安全感”。这样的事情很多家长已司空见惯:“老师怀里抱着一个,手里还领着两个呢,真有耐心啊!”记者看到今年“六一”活动的照片中,庄敏更是左右手各抱一个大班的孩子,不得不说,这些年的经历带给她的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力气的增长。

因为只有一个人,分身无术时,庄敏只能想各种小方法。在农村,家长大都要忙着到田地里干活,只能利用中午的时间洗洗衣服、做做家务。因此,小津口幼儿园也就多了一项任务,中午帮家长照顾孩子。每天中午,孩子们回家吃完午饭后需要返回幼儿园午睡。

这些年,庄敏则一直没有午睡的习惯,不是不想,而是没时间,也无法睡踏实。每到中午,她就会蜷缩在一个孩子身边,腾出两只手分别让两个孩子攥着,这样便能同时哄两个不能独自入睡的孩子。每天这样换几个地方,所有孩子都睡着了,她也就睡“醒”了。庄敏个头高,每次都需要把小床拉离墙壁一小段距离,这样放上枕头才能加长床铺,自己才能勉强躺下。即使躺下,她还是需要蜷缩着,多半个身子悬空着。

在农村,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多学知识,然后一路成绩优秀,考上一个好大学。庄敏理解家长的焦虑,但专业的素养告诉她,不能教授小学化的知识。为此,她动脑自己制作各种教具,希望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据她介绍,她曾利用一个酒盒子制作了数学游戏盒,盒子内装着卡片,上面写有如“2 + 3=”“1+ 4 =”等十以内加减法的简单算式。盒子上的四个面上画有9个格子,对应写着数字1-9。除数字外,每个格子中间插有一支废弃的彩笔,孩子可以把盒子内写有算式的卡片挂在相应答案数字的彩笔上。这个教具可以多个孩子同时玩,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增加趣味。盒子的一面用一支彩笔插着3个圆盘,最大的被分为8块,每块有不同数目的小黑点,有利于孩子学习数数。最小的圆盘则写有与黑点数目相同的数字,方便孩子彼此对应。中间圆盘上画有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孩子识别各类图形。“在带孩子认识时间、钟表时,这个圆盘改良一下同样可以用。”介绍起这个教具,庄敏脸上掩藏不住笑容。

在这样的幼儿园工作,庄敏总觉得时间不够。每天早上7:30,她需要到幼儿园,可自己家在五公里之外,加上山村的路并不好走,就需要她很早出发。晚上,很多家长常常因为忙农活忘了接孩子,她就要在幼儿园陪这些孩子玩,等不来家长时还得亲自送回家去。虽然幼儿园每天4:30放学,但她回到家却总是8点左右了。周末或假期,庄敏常常给幼儿园修桌椅、画墙面、做玩教具,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家里的事。为此,她跟老公商量,家里的一些田地让别人种,剩下的则种些不费事的,比如杨树。

哪怕四处节省时间,庄敏的时间还是不够用,忙幼儿园就顾不上自己的家。提及两边的父母,开朗的她竟忍不住哭起来,语气里也透着满满的遗憾和愧疚。原来,因为工作原因,婆婆重病时她无法在床前照顾,只能在星期天和节假日时才前去医院看望,直到老人过世,这是她至今最大的遗憾。虽然幼儿园离娘家也就5分钟的路程,一个多月不回一次却是常有的事。常常是父母坐在幼儿园门口的亭子里,看看孩子也顺路看看自己的女儿。80多岁的父亲甚至还时常担任她的义务联络员,哪个孩子病了,电话联系不到家长,他总会跑着去通知家长。

采访时,庄敏的父母和平时一样,坐在亭子里,眼睛一直瞅着幼儿园。谈及女儿,老爷子脸上藏不住笑容。庄敏记得,父亲常安慰自己的话就是:“我俩没事儿,幼儿园里的事是大事,咱是有责任的。你好好干,家长夸你,俺也高兴!”

把幼儿园办好了,就会有老师愿意来

一个人支撑一个幼儿园,庄敏除了教学,还要负责幼儿园的财务。她介绍,老师的工资、幼儿园的器材、设备等都需要从孩子们每月220元(这是今年刚按照规定调整的价格)的保育费中支出。为此,她只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常常是攒好几年才能添置一些东西,如园内的摄像头、多媒体设备都是她这样“攒”出来了。为了节省开支,她给自己的工资是县里要求的最低标准,每月1400元。

如此辛苦,工资又低,尤其是一个人忙不过来,你难道没想着向上级反映再招一个人?面对《幼儿100》杂志记者的提问,庄敏摇摇头。她表示,上级也有难处,都知道乡村幼师不好干,环境差、工资低、任务量大,谁愿意来呢?来了也留不住呀!“要是招个人那么容易,当年也不会把我从小学调过来。”庄敏说,这些年的经历把她这颗石头磨圆了,脾气不再像之前那样急躁,很多时候不再抱怨别人,而是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你想,我把幼儿园办好了,不就有老师愿意来了吗?”庄敏笑笑,两腮的“高原红”更加突出了。

为了办好幼儿园,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攀登的过程,当你登上一个心中向往的高度,就会产生下一个梦寐以求的目标。”幼儿园工作步入正轨后,2009年3月,庄敏报名参加了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
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只有早起晚睡。每天回到家,先忙一家人的饭菜,饭后再学习,一直学到晚上10点多,睡醒一觉,早上4点起床再学。自己年龄大,记忆力差,她就一边背,一边写,为记住一个题,往往要反复背好几遍。仅《教育学》这一门课,她就写了满满五个笔记本,更别提随手拿来用的草稿纸了。最终,她用三年时间攻克了这道难关。如今,幼儿园的孩子逐渐增多,庄敏也有了自己的同事,问及她还需要什么帮助时,她摇摇头,脸上流露出感恩和满足。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