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2-05-28 16:03 浏览次数:

泰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泰教发〔2022〕8号

各县市区教育和体育局,各功能区教育部门,市直各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教思字〔2021〕1号),积极应对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着力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坚持专门课程、学科渗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坚持学校主导、家庭协同与社会支持相结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人文关怀,完善政策机制,补齐短板弱项,建立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学生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落实全学科育人

1.落实课程课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行首课负责制,每天第一节课的教师,采取课前演讲、故事分享、微视频、音乐放松、集体唱歌、手指操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阳光5分钟”生命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小学各年级每两周至少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至少召开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同时,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科学设置课程。分学段设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小学阶段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树立合作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初中阶段重在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发展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学会管理情绪与行为;高中阶段重在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确立职业志向,以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问题。

3.丰富课程开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组织开展活动课程为主,避免学科化倾向,采取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

4.加强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每两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定期开展优秀心理辅导案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等评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落实全过程育人

1.举办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月(周)、开学、毕业、传统节假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关键时间节点和特殊时期,采取校园心理剧、心理宣讲、心理手抄报、征文等形式,开展“开学礼”“青春礼”“毕业礼”“心理健康节”“同心战‘疫’”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2.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心理体验、活动历练。充分挖掘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学科蕴含的心理育人要素,利用班级团队、校园文体、社会实践、网络微课、微视频创作以及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层次、多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坚持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在心理疏导、身心成长、积极品质培养等方面尊重个体差异、关爱特殊群体。对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资助的各环节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关注心理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感恩、诚信等积极品质。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学科教学指导,改善学习心态,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对亲子关系困难学生,通过家长会、“家校会谈”、家庭亲子咨询等,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正向支持作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落实全岗位育人

1.配备专兼职教师。各县市区、功能区教育部门每年预留部分招聘计划优先为急需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招聘计划不足的,采取培训、到高校进修等方式,鼓励师德高尚、热心学生、经验丰富、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值得信赖的富裕学科教师转岗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期内难以补充到位的,可通过校际合作的方式,实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共享。力争2022年底前全市所有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及具有多校区、多学段的学校配备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23年,全市所有中小学配备至少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完善培训培养体系。制定泰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培训计划,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资格证书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业务水平满足工作需要。市教育局负责骨干教师培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其他教师的培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效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3.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聘、晋升等相关政策,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将考评结果作为职称评聘、推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中小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计班主任工作年限。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周课时量,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讲座、个体与团体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表扬奖励。

4.建立心理委员制度。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掌握班级学生心理和行为倾向的有效形式。每班配备至少男女生各1名心理委员,并进行系统培训。心理委员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异常情况,发现后及时向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报告。寄宿制学校设置宿舍心理信息员,对其进行全面培训,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落实全天候育人

1.落实心理健康筛查机制。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对重点群体加大筛查力度,及时制定干预方案和帮扶措施。面向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结合测评情况,做好分类统计,将需要关注学生的结果及时反馈相关教师及家长。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转换过程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转接机制,及时做好工作衔接与心理追踪辅导,强化学段之间联动配合。遵守伦理道德,恪守保密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信息泄露。

2.建立心理危机化解机制。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预警、干预、转介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对重点群体建立“一生一案”,形成校长关注、教师关爱、同学关心的校内结队,做到校内友情结对、家中亲情沟通、途中温馨陪伴,形成闭环帮扶。全体教师强化危机干预意识,及时发现危机问题,快速启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预防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发生。加强与医疗机构、卫生健康等部门对接,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予以及时咨询治疗。

3.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义务段学校心理辅导室总面积不少于24平方米,高中段学校心理辅导室总面积不少于48平方米,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配齐配足专用设备,室外设心理信箱,做到资质、服务时间、联系方式“三公示”。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配置心理活动室。到2022年底,在校学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健全值班、预约、辅导、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小学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学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各中小学校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公布心理咨询电话专线和咨询时间。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落实全方位育人

1.织密“关护网”。拓展“一格十人”网格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每天与网格内重点监测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服务站等阵地,每学期为家长举办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或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家长预防和识别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结合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活动,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2.推进文化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落实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宿管员以及其他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搭建“多帮一”帮扶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育人氛围。

3.浓厚宣传氛围。在每年“5.25”全国心理健康日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宣传教育。建立严格的新闻报道内容审查制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规范心理危机事件新闻发布流程,努力创设积极健康向上良好氛围。

(六)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落实全场所关护

1.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学校消防、用电、实验室等安全隐患排查,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确保存储达到90天。实验室严格落实双人双锁、出入库登记等制度。对配电室、宿舍、开水间等重点消防场所做好隐患排查,对乱拉电线、线头裸露等问题进行梳理,及时整改。

2.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等公共场所,二楼以上窗户安装限位器等防护设施,开放式走廊采取封闭措施。校园内湖泊、河道等安装防护栏,设置救生圈、绳索、竹竿等救援设施设备,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校园内道路采取限速措施,安装减速带,设置车辆禁行区域,合理设置人行横道。

3.实行校园安全巡护。学校安排安保人员,对校园进行常态化巡护,加强保安夜间巡逻,充分发挥保安值班巡逻作用。学校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做好值班巡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干预”的“五早”预警机制,特别加强“七个重要时段”管理,即毕业生离校前、放假前后、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和季节交替前后的重点监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调度与年终考核工作机制,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效有人问。各中小学校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功能区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辖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全责,履行领导责任。校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落实主体责任。学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责任人,每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观察工作,及时关注情绪异常学生,努力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对于不能有效处理的,第一时间报告学校。

(三)加大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做到专款专用,重点用于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学生心理筛查等工作。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布局建设区域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予以保障。

(四)加强督导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各中小学校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因学校失职失责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引发责任事件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泰安市教育局

2022年5月27日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