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大数据局关于促进教育云网融合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3-02-16 16:20 浏览次数:

鲁教科字〔2023〕1 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大数据局,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促进教育云网融合和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利用好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驱动作用,强化教育云网融合,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安全可靠、绿色健康、可管可控的教育网络环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实现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教育城域网全覆盖。省级骨干网与各市和各高校间、与国家教育主干网间、与省级政务云间高速直连,各级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提质增容,支持各类资源服务和管理服务平台高速接入,做到统一网络地址、统一网络域名、统一用户管理,5G、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规模部署应用,实现网络管理便捷、边界防护有力、安全稳定可靠、内容绿色健康。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各级教育组织和广大师生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网络为根基,优化网络架构,升级网络设施,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满足教育系统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需求。

    2.坚持协同推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基础电信企业支持,省、市、县、校协同推进省级骨干网、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建设。

    3.坚持融合创新。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教育城域网全面部署IPv6,支撑5G等网络新技术应用发展,促进教育资源、教育数据和教育应用的开放共享,实现集约部署、高效利用。

    4.坚持统筹兼顾。始终把网络安全放在第一位,统筹网络安全和教育城域网建设。持续夯实教育网络基础,避免重复建设。持续推进教育云网融合,统筹教育城域网接入和开放共享。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省级骨干网。

    省教育厅统一建设省级核心节点,在部分高校和有条件的市级教育管理部门设立城市节点,核心节点与城市节点间通过高速数字链路连接,形成以省级核心节点为中心,各城市节点为汇聚的可靠骨干传输网络。各市教育城域网、高等学校和厅属单位就近接入所在地区城市节点。

    (二)建设教育城域网。

    各市教育(教体)局负责推动本市教育城域网传输网络建设,按需升级网络链路带宽,扩大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出入口和网间互联带宽能力。市属中小学(含幼儿园)、县级教育城域网原则上通过市级教育城域网接入省级骨干网,必要时可直接接入省级骨干网。鼓励市级统筹建设市域、县域一体化的教育城域网络和校园网络。

    (三)推进教育云网融合。

    省级骨干网、市级教育城域网分别与各级政务云、公有云互联互通,形成“云·网”融合的教育基础设施。通过云网融合,构建混合模式教育云,为本地区教育机构提供便捷可靠的计算、存储和灾备服务。各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统一接入教育城域网,完成省、市、县各级平台之间及与国家平台之间的无缝对接和资源双向共享,支持不同业务按需敏捷接入。发挥云计算和市场机制优势,遵循“设备、技术、运维上移,教育信息化应用下沉”的发展思路,规划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低小散旧”的数据中心,不鼓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建设数据中心,有效降低基层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为教育信息应用便捷“上云”提供便利条件,为师生快速使用“云上资源”提供网络保障,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在网内、在云上”。

    (四)优化城域网管理。

    各市要依据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接入省级骨干网标准,加强省级骨干网与城域网、校园网的衔接,优化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网络结构与网络路由配置,实现教育城域网到各级校园终端。省教育城域网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分配和管理IPv4/IPv6地址和域名,制定教育城域网地址和域名管理办法,实现IPv6地址到终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门户网站域名统一管理。

    (五)加强出口安全管理。

    各互联网出口设立单位负责互联网出口管理,部署用户统一认证系统,对出口流量内容进行监控,实现非法内容的及时阻截。要依据权威域名和IP地址黑名单实行严格的网络过滤,实现安全可靠、绿色健康、可管可控的教育网络环境。提倡网络出口集约化建设,各地可采用共享互联网出口资源的方式,有效降低基层网络出口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成本。鼓励在市级教育城域网设立统一互联网出口,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县级教育城域网设立互联网出口,不允许在中小学(含幼儿园)校园网设立互联网出口。互联网出口设立单位应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做好日志留存审计,记录设备运行日志、监控日志等,日志应留存180天以上,实现历史行为回溯。

    (六)健全教育网络安全体系。

    教育城域网的网络安全防护设计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教育城域网网络安全将纳入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协同保障机制,加强与网信、公安部门的合作,提升安全事件发现、应急报告、协同处置、追踪溯源等能力。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大对教育城域网的保护力度,厘清网络资产,开展网络流量监测,加强数据资源保护和分级分类管理,过滤有害信息,保证引入教育城域网的资源绿色文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各市大数据局要加强对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指导,在城域网建设立项、与市政务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等方面提供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网络组织管理体系,出台各级教育城域网管理办法,统一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理顺机制体制。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统筹,制定本地区教育城域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加强与地方网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设专家技术支持队伍,有序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和云网融合工作。

    (二)完善经费保障。

    省教育厅负责省级骨干网络建设及各类云网资源的接入,市教育(教体)局负责市级教育城域网建设和管理。各市要加大对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将项目设置、技术保障、运行维护等纳入年度预算,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城域网运行保障机制。鼓励各市采用以租代建、集中采购、服务外包等形式开展教育城域网建设、管理和运维工作,降低整体用户成本。

    (三)强化考核督导。

    教育城域网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将对教育城域网建设应用进行专项监测检查,定期通报建设推动进展和应用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建立城域网建设应用自查体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足,调整优化工作举措,并及时报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3年2月15日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