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道路上幸福追求——泰安南关中学教师曹秀玲
发布日期:2017-03-24 00:00 浏览次数:

   罗曼·罗兰说过:“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作为教师,通过所从事的工作追寻教育幸福,从而促进生活的幸福,是一种必然的追求。泰安南关中学教师曹秀玲就是一个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幸福的“园丁”。

不断追求课堂精彩

课堂应是滋润学生精神家园的理想殿堂,教师的幸福在于让课堂永远焕发出生命活力和迷人风采,曹秀玲老师就是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孜孜以求的人。初到南关中学,面对一群稚气未脱的“小中学生”,她严肃而认真,严格遵循师道尊严的古训,以至于当时班里的许多学生都怕她,她却浑然不知。直到有一天某个学生无意间哭着告诉她,他怕自己时,曹秀玲霎时震惊了,自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她,喜欢上她的物理课!

此后,她悉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备课时,她注重备详案,甚至把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并且注明语气和表情。为此,别人准备两页教案便能顺利上课,她却要准备十几页,几年下来,仅教案就积攒了厚厚的一摞。物理教学离不开做题,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她特别注重备习题,从不搞题海战术。一个学期下来,她自己做过的习题有几百页,她就从中挑选最典型的习题为学生讲解,这样既解放了学生,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她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在一个班上完课后,一旦发现备课中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下课后她就立刻蹲在走廊上修改教案,绝不将上一节课的瑕疵带进下一节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学生的认可,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燃起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年复一年的轮回中,她所教的学生在历年的中考中物理成绩都在全区名列前茅,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她。她用缜密的思维,亮丽的思想,优美的语言让物理知识在课堂上闪光!

不断播撒爱的阳光

   冰心老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播撒爱的阳光,怎能收获爱的果实?二十七年来,曹秀玲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深知他们的家长由于忙于生计,或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不懂得用什么方法教育子女,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家庭中应有的优质教育。基于此,她不仅在知识上引导学生,更在生活和思想上关爱学生。每教一批新生,曹秀玲总要想方设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以便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几年前,曹秀玲班里有个学生自小失去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境特殊、经济困难。因为有时在学校会受到同学歧视,导致他几乎不与任何同学交往,甚至有一段时间厌学、旷课,产生了辍学的想法。曹秀玲了解情况后,及时找他谈心,动员周围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帮助他补习功课,自己更是从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他:他生病时,曹秀玲就从家里给他带来药品;逢年过节时,她就带着礼物去看望孩子的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家里的困难,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渐渐地,这个学生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并且逐渐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赞美,也让他找回了自信。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是曹老师挽救了我,使我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继续学习的信心……我一定不辜负曹老师的期望,好好学习。”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感人至深:“我没有妈妈,曹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孩子发自内心的表白,让曹秀玲体会到了一个教师的幸福、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渴望,当获得关爱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充满了阳光,曹秀玲在为学生的心灵世界播撒一缕缕明媚阳光的同时,也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断推进课堂创新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教学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方法。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学生求新、求异、求知的新期盼,促使曹秀玲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让人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自2001年开始,曹秀玲就尝试着在物理备课组进行“小小的改革”。备课组内教师课前首先自主备课,然后集体说课议课,讨论重点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再进入个人的课堂实践,课后再次交流课堂上的心得体会,进行反思总结,筛选提炼出最优质的基本课型——这便是后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集慧式备课”的雏形。

   如今这种备课方式已发展成为南关中学教师的集慧式教学、学生的集慧式学习,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集慧式管理文化。集慧式管理既优化了师资力量,又找到了学生更易接受的教学模式,45分钟的课堂有了全新的气象。曹秀玲所在的南关中学也被命名为泰安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泰山区优秀学科基地。她所带领的物理组成为泰安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教研组,她个人也被表彰为山东省优秀教师、泰安市先进工作者、泰安市十佳师德标兵教师、泰山功勋教师、泰山区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泰山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当选泰山区第十五届和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更应是幸福的行业,在教育的道路上曹秀玲默默地幸福追求,历练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