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无言 花开有声 ——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师闫蕊
发布日期:2017-04-19 00:00 浏览次数:

   她不是舞台中央的美丽精灵,却把手语化作看得见的音符,成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风景;她用爱与责任,为残缺的花朵播撒着爱的阳光,默默坚守、不离不弃,与残障学生一路同行。她,就是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闫蕊。

不忘初心、选择相信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十六年来,闫蕊坚守着心中那个“以人为本,温暖和谐”的教育理想,带着扎根特教的信念默默耕耘在特殊教育的这片净土上。她相信,这是一个洒满朝气与阳光,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地方!

她用责任和担当点燃奋斗的青春,相信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2015年2月8日,学校教师集体当选最美宁阳人,闫蕊要和学生一起参加颁奖礼演出;这一天,来自济宁的爱心人士到学校为师生送温暖;这一天,也是闫蕊送别90岁奶奶的日子。她先是去到灵堂跪拜,再赶回学校组织爱心捐赠活动,然后回到家中最后尽孝,还要握别匆匆奔丧回家一年未见的老父亲,带着心中万般滋味,她再次奔赴颁奖典礼现场,眼泪还飞在风中未曾落地,人已经步入喜气洋洋的会场,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冰火两重天。当舞蹈《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定格,闫蕊的双手划过最后一个指挥手势,从舞台角落退到幕后,看着同事们将鲜花和奖杯高高举起,她感觉自己的坚持是有意义的。正是这份坚持给师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颁奖典礼现场的泰安广播电视台领导观看了学校师生的演出,当即选定他们的节目参加泰安市春晚的录制。学校师生满怀自信与幸福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用爱心课堂守住一份执着。课堂上,她删繁就简,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她开展“课前三分钟说活练习”活动,通过聆听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的描述,锻炼聋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在这里,学生向她敞开心扉:家庭的变故、亲人间的趣事、同学间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困惑都成了他们谈话的主题。她组织开展“爱心课堂”活动,义务为聋部各班学困生补课,从拼音到词语再到句子,学生的口语有了明显进步。班上一名叫小玉的男生,学习习惯比较差,一度让家长失望到想要放弃,经过闫老师一年的辅导,渐渐跟上了大家的学习进度。小玉的妈妈常常感激地说:“多亏了闫老师,孩子真是比以前强多了!”

全面发展、无私奉献

   闫蕊常说:“我不优秀,但是我很努力。”她正是用努力锻炼了能力,并在学校教师当中发挥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她不是专业的舞蹈老师,却用多年的努力和汗水,逐渐让残障学生舞出了自信。在参加各级演讲比赛的时候,学生永远是她说不完的话题,她用无悔的青春为一颗颗自强不息的心代言;2016年泰安市中小学教师礼仪大赛在即,她接过编排礼仪操和拍摄礼仪微视频的重任,从零学起、反复研磨,和礼仪队成员一起团结攻关,摘得了全市初中组的冠军。

恪尽职守、勇于担当

她用心弘扬正能量,扮靓幸福校园。作为学校宣传工作的一名通讯员,闫蕊善于发现、勤于练笔、注重积累,多次在省、市教育网站、《山东省教育报》《大众日报》《泰山晚报》等媒体发表新闻稿和通讯稿。同时,她还通过学生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真正的把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由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受限,每一个活动细节都需要“量身定制”、亲力亲为,每一次活动训练都是在挑战不可能,然而学生们每一回的活动表现都让她泛起感动的泪光,捕捉到生命的希望,从而蓄满坚持到底的力量。

岁月更迭,流逝了青春。闫蕊说:“常保工作热情的秘诀就是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学生、感恩同事、感恩学校,能够为师生、为学校做点事,是幸福的。即使桃李无言,我的青春之花依然全力绽放,且芬芳依然。”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