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张卫国
发布日期:2017-05-17 00:00 浏览次数:

   张卫国,泰山学院附属中学音乐教师,现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办公室承担着围绕中心、保障运转的多重角色,工作特别多、任务特别重、压力特别大,尽管如此,工作中张卫国始终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座右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好事不抢功,错事不推诿,利万物而不争,立足本职,留下敬业担当、尽责奉献的坚实足迹。

付出是幸福的体验

   学校办公室的工作是一份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包含了人事、工资、文字、宣传、党务以及上传下达等内容,要求工作人员始终箭在弦上。张卫国作为音乐教师,2006年进入学校办公室后,开启了与文件、数字共舞的职业生涯。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转变是艰辛的跨越。从此,挑灯夜战成为他的习惯,加班加点成为他的常态。但他没有抱怨,因为他明白耕耘和收获共生、付出和幸福共存。每年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学校的点滴;上千次的文件批转确保了教育教学的有效运转;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释放了发展的正能量;科学统筹的文明创建和绩效考核工作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5年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审,在全市启动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后,连续3年被评为A等。于是,他真正理解了幸福的含义:人最幸福的时候,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

忠诚是道德的坚守

 张卫国始终认为,作为党员干部,对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职业道德的底线。有了忠诚,于是有了坚守。他坚守制度,慎用手中权力,栓紧制度的红线,为此他不止一次遭受白眼;坚守责任,大小工作尽心竭力,作而不辞,为此他度过了无数个加班的日夜。

 2013年年底,连续数日加班之后,父亲打电话问他何时能回家,他说:最近太忙了,元旦一定回去。可是就在2014年元旦,他刚刚完成工作的时候却接到了妈妈的电话,“你爸情况不太好”,没想到,等他回到家时已经跟父亲阴阳两隔。自古忠孝难两全,而这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担当是职业的素质

   在张卫国的眼里,工作没有分内和分外之分。2010年,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他兼任团委书记,使他本已繁忙的工作再次做了加法。他毅然接受,而且决心做就要做好。在兼职团委工作期间,为帮助学生内化志愿精神,他设计实施了“暖冬行动”志愿者实践课程,从行动方案制定、资源遴选到行动实施,全部由学生自主设计,让学生自己思考“我该帮助谁、怎么帮、为什么帮助别人”的问题,使学生在参与“暖冬行动”中感受爱、传递爱。他还将团委主抓的升旗仪式、赏春远足和励志修学等活动当做课程来设计,丰富内涵,形成了富有德育实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范式,这些均已成为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德育实践的品牌课程。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

   从没有豪言壮语,平凡是基调,是底色。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这是张卫国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正如老子所云:人以其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名,不夺利,但他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不可歌,不可泣,但他成就了挚爱的事业。对事业心存敬畏,对他人心怀谦卑,甘居人后,不求显达。别人遇到困难,他总会仗义相助;利益面前,他总是甘居人后。张卫国不是成功人士,但他懂得为别人的成功助力,也为自己的平凡喝彩。

   对家人,张卫国不是合格的儿子,不是称职的父亲和丈夫。对事业,他没有鞠躬尽瘁的豪迈、鲜花簇拥的光环,但他做好了一块基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能,而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无数块这样的基石,让祖国的未来脚步更加稳健。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