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玉芝,泰安市实验学校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已快30年,她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如今虽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但依然爱岗敬业,工作勤勤恳恳、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事,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用真诚和爱心浇灌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三尺讲台滋养学生成长
蔡老师的办公桌上有序地排列着许多书籍,从《史记》到秦汉三国、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历史课外书都很齐全。她每上课之前,必须阅读查找大量历史资料,并且认真做好笔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养料,把功课做足做实,以达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蔡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常组织故事会和辩论会。制作历史手抄报、举办知识竞赛、做调查走访,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2008年国家第一次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正好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利用这个契机,蔡老师就在扫墓结束后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师生席地而坐,学生把先前搜集好的材料包括清明节的由来、和泰山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等等,拿来与大家分享。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一个个争当小老师,将历史典故等娓娓道来。这样的活动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宽了学生视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的形象也是教师的形象。蔡老师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结合学校的青蓝工程,她耐心向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到思维碰撞课堂中去。多听课,多学习,利用课例研究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使自身得到了提高。
诚心耐心润泽学生心灵
蔡老师爱“听话”的学生,更爱“后进生”。她总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后进生”总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给他们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找他们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蔡老师班上有个学生文科成绩好些,理科偏弱,原因是该学生上数理化时他没兴趣,埋头写些玄幻小说,班里的同学都成了他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好多同学喜欢他的作品,让他自鸣得意。但他的总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面临中考没有十足的把握。经过蔡老师跟他反复沟通,这位学生终于醒悟,开始发奋努力,中考成绩也如愿以偿。去年教师节时这位学生还来到母校看望老师,他紧握着蔡老师的手久久不放,激动地说道:“谢谢!老师,谢谢!没有您的教导我不可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是您及时让我走向正轨的。”正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个孩子的转变让蔡老师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所有的莫大的幸福。
诚心耐心润泽学生心灵
蔡老师爱“听话”的学生,更爱“后进生”。她总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后进生”总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给他们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找他们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蔡老师班上有个学生文科成绩好些,理科偏弱,原因是该学生上数理化时他没兴趣,埋头写些玄幻小说,班里的同学都成了他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好多同学喜欢他的作品,让他自鸣得意。但他的总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面临中考没有十足的把握。经过蔡老师跟他反复沟通,这位学生终于醒悟,开始发奋努力,中考成绩也如愿以偿。去年教师节时这位学生还来到母校看望老师,他紧握着蔡老师的手久久不放,激动地说道:“谢谢!老师,谢谢!没有您的教导我不可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是您及时让我走向正轨的。”正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个孩子的转变让蔡老师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所有的莫大的幸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是苏轼《定风波》中的经典词句,也是蔡老师非常喜欢的诗句。她认为工作生活中要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人老心不老”。虽然她已年过半百,但对工作仍然孜孜以求,并将一直保持这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