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得春风 必有秋雨——泰山中学教师夏崇青
发布日期:2017-08-02 00:00 浏览次数:

   夏崇青,山东省泰山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说她普通,是因为在众多的工作岗位中,夏老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实在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工作,琐碎而重复,一般不会有惊人之举。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夏老师却做着对一个学生来说,影响着他们的青春甚至一生的的事情。每天与一群充满活力、富有朝气、思想活跃的学生打交道,用爱心、耐心和真心与他们交流,让一个个学生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焕发光彩,让学生在慢慢的成长中享受生命的愉悦。23年来,她一直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点点滴滴化作一道美丽的风景点缀在绚丽的校园。

走近学生: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老师的爱,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甘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

多年前,夏崇青班上有一个叫刘远昊的学生,父母是菜农,家庭条件差,他性格内向,在班上老觉得低人一等,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平时也不与同学交流沟通,班上有少数同学出现了歧视他的情况。夏老师发现后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让他大胆敞开心扉,振作起来,并仔细观察他。无论他在哪一方面有一点进步,夏老师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让他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刚开始时他声音很小,但夏老师带头给他鼓掌,几次以后,他逐渐有了信心,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变得自信多了。半年后他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考了全班第三名,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学生。

在夏老师的教学生涯中,每一届每个班都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在她的悉心关爱下,进步、成长、成才。爱给了孩子信心和力量,给了孩子一生前进的动力。

换位思考:用理解走进孩子的心灵

换位思考,是夏老师走进孩子心灵的法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夏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我是孩子,我需要什么?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老师怎么去做?”

章小瑜是夏老师在2012年带的一名学生,刚开始时孩子很优秀,性格脾气、学习成绩都很好,但是后来孩子的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生活,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家庭的变故,使孩子整天眉头紧锁,郁郁寡欢,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在80分上下。夏老师主动找她了解情况,但她始终不说,后来夏老师给她母亲打了电话才了解这一切。看到孩子精力不集中,夏老师很担心,也很矛盾:想和孩子谈,但她也许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不管不问,又不忍心看着孩子愁眉苦脸。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后,夏老师想到了一个解开她心结的切入点:用学习作为切入点,让孩子写下详细的试卷分析,针对做题失误进行追问,从审题习惯、做题时的状态,到平时听讲时的心理,练习时的迁移能力……对她进行全面地了解,透彻地分析,进行富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夏老师的悉心关照下,终于这个学生道出了心中的苦闷与烦恼,慢慢地从焦虑中走了出来,找到了感觉,找回了自信,回到了最初的学习状态,成绩也逐渐提高了上去。正是这种贴心的理解让夏老师成为学生心中良师益友般的“妈妈”。

展示自我:用智慧提升孩子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夏老师善于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疑、自我总结,是夏老师教学课堂的常规。她是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这种合作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终身受用。

她还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天天有成功的体验。她设计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次轮到班里成绩差、胆小的同学时,他们都想放弃,夏老师就积极鼓励他们说“你能行,不信试试看”。第二天,他们演讲的时候,夏老师就用眼神鼓励他们,让全班同学鼓掌激励他们。演讲完后,学生说:“夏老师谢谢你,我第一次发现我也能行。”

作为一个老师,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们就会做出多精彩的表演。用智慧托举起孩子,是夏老师每天肩负的责任。是一位普通老师不普通的行为。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多年来,夏老师把自己融入教育事业中,融入自己所喜爱的孩子们中间。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那句老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信息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