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围绕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今年出台的《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20〕7号)中,明确提出“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培养人才”“服务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培养军民两用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领域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一、强化退役士兵学历教育培养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政策,为退役士兵提供上学机会。一是做好招生宣传报名工作。建立了教育部门牵头,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农业农村、退役军人、工会、妇联等10个部门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体将扩招政策宣传到位;每个县市区都向社会公布了联系地址和咨询电话,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结合“一次办好”,在报名期间集中办公,为考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选择优势专业招生。承担扩招任务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这类考生的特点及学习需要,结合各学校特色,设置了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旨在帮助退役士兵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促进退役军人更好就业。三是强化学生在校培养。职业院校针对退役士兵分类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确保授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退役士兵类学生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实施分类教学,坚持集中教学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学习与线下教学、学习相结合,确保课程不少、学时不减、标准不降、质量不低。近两年,我市市属高职院校共招收退役士兵1380人,有效解决了退役士兵的学历提升问题。
二、积极推进高校士官定向培养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确立了士官人才培养“四有型”目标,坚持“军政素质课、专业课和准军事化管理”三个体系融合,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编制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士官培养手册》,实施了《士官学员日常行为十条禁令》《士官学员管理规定(暂行)》《士官学员综合表现月度量化考核办法》等制度,促进士官学员军人作风的养成。二是创新培养模式,紧贴部队建设人才需求,聘请多名转业、退伍军人担任军事教官,全程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士官学员全员纳入基干民兵组织管理,模拟部队团营连建制管理,教学、就餐、住宿、训练相对独立,开设军事训练理实一体化课程。目前,学院有4个专业面向海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近两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660人。
三、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军入伍。职业院校将征兵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做到了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在征兵过程中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学生统一办理体检、政审、学费代偿、优待金发放等手续,帮助学生简化办理流程。学生入伍后帮助办理学籍保留、毕业手续办理等工作,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安心服役。近两年,市属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人数达581人,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知识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新鲜血液。
四、推进退役士兵职业培训。积极承接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技能培训任务,如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承接我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后,专门制定培训方案,科学合理安排授课,面向退役士兵开设了健身教练、消防设施操、电子商务专业三个专业。为做好培训工作,学院投资改造学生公寓用于退役军人住宿,安排实训中心负责餐饮和教学场所,共招收退役士兵培训两期共205人。通过培训,增强了退役士兵的就业优势,解决了找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和后勤保障,得到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的认可和肯定,也受到了广大退役士兵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