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泰安市教育强镇筑基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新泰市谷里镇召开。本次会议以“教育强镇筑基助力乡村振兴,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全面发展”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发言、经验介绍、工作部署等环节,进一步厘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全市教育强镇筑基行动走实走深,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进谷里镇中心小学,充满乡土气息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农具博物馆是学生发掘劳动魅力的“乐园”,在纸浆画、合唱、架子鼓的课堂上,学生又尽情沉浸在艺术的海洋;在谷里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拿手的则是充满创意的石头画,石头与画在孩子们的指尖完美融合,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在谷里镇初级中学的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跳极富动感的韵律操,新建的艺体楼里,舞蹈社团、书法社团、剪纸社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传递着“‘强’美增智”的理念……在这个距离新泰市城区20公里的偏远乡镇,这是自我省启动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后发生的积极变化,也是我市推进教育强镇筑基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份,省教育厅推出《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实施方案》,目的在于通过提升乡镇驻地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带动乡村学校办学质量共同提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整体带动镇域教育质量提升,以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整体振兴。目前全省共确定了65个省级试点乡镇,覆盖乡镇驻地中小学226所,我市泰山区省庄镇、岱岳区满庄镇、新泰市谷里镇、宁阳县伏山镇被遴选为山东省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
推进会上,我市四个省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先后进行交流发言。据了解,自全省启动教育强镇筑基行动以来,我市将其列为全市教育年度重点工作,按照“重点突破、梯次建设、全域提升”的原则,统筹省市县三级创建,定方案、组专班、深调研、抓提升,整体推进教育强镇筑基工作。目前,各试点乡镇驻地学校累计投资近1.2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施“招考补充、培训培养、评职晋级”三倾斜政策,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强化教研指导帮扶,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打破镇域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更加灵活;加强县域内线上交流,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省教育厅基教处一级主任科员苏伯富对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全面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今年的省级考评中,我市四个省级试点镇综合评定均位于全省前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好乡镇驻地教育,实现乡镇驻地学校达到城区水平,让乡镇孩子“留得住、学得好”,让农村孩子和城区孩子一样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强镇筑基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3年内,15%的乡镇达到省级标准,40%的乡镇达到市级标准,100%的乡镇达到县级标准,最终实现以强镇筑基行动推动全市乡村教育振兴。
自2022年起,市教育局将把教育强镇筑基工作纳入督导评估,下一步全市将按照“办学条件、办学质量、育人特色、教师队伍、带动作用、群众满意和生源稳定”7个方面的目标狠抓落实,以办学条件改善为支撑,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创新创优为动力,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全力打造全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的“泰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