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委编办正式批复,泰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正式更名为“泰安市实验幼儿园”。从2021年3月1日新园正式启用到年底拥有新园名,幼儿园不断实现着新的蜕变,对于这所已经走过73个年头的幼儿园来说,这次更名无疑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的一年、新的园名、新的开端,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园长施会华说。
原由:顺应幼儿园发展的必然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幼儿园发生了诸多变化,再加上泰安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成立、我们幼儿园成为核心园,这些都让我们对更名这件事情更加有底气和信心。”这次更名背后出于何种原因考虑?为什么要更名为“实验幼儿园”?针对社会及家长的种种疑问,施会华给出了全面且充分的回答,“幼儿园在创建之初是为了抚养烈士遗孤,后来一段时间内服务于政府机关。这些年为满足群众需求,让更多孩子‘进得来’、普及优质教育资源,我们的招生范围逐渐面向全市,服务于广大家长群众。因此这次更名是顺应社会需求、幼儿园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优质教育均等化的体现,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新机遇。”
坚定了幼儿园要更名的想法后,新园名叫什么成为幼儿园领导班子反复琢磨、思考的问题。“我们改为‘泰安市实验幼儿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去年12月21日,泰安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成立,我们是核心校,这个名字更能体现出我们想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办好教育集团、为全市幼教事业发展增加新动能的决心;其二是 ‘实验’这两个字体现出的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发展方向与我们的办园理念十分契合,面对着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我们的初心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的理念、方法、策略,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施会华说。
变化:教师更努力、孩子更喜欢、家长更满意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老师、家长来说,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新园正式启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新园开园之前的周转办园阶段,园内只剩下中班和小班,8个班级的在册幼儿是182人,平均出勤率不到50%;2021年搬入新园后,我们在春季扩招了3个班,加上秋季招生的班级,目前我们有14个教学班、380名幼儿,出勤率能够达到90%以上,孩子们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地上学、高高兴兴地放学。”施会华用几组数据说明了最直观的几个变化。在幼儿园内,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名孩子,他们的回答都是“我很喜欢幼儿园”。
在施会华看来,除了软硬件设施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推动幼儿园向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新园启用后,幼儿园从师德师风、业务能力、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开展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园培训、外派学习、远程研修、在园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同时,幼儿园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让教师们发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真问题,并经过研讨分析,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以及评价机制的变化不仅让我得到了成长,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大家真正把幼儿园当成了家,把幼教工作当成了一份事业。”幼儿园教师孙亚琪说。
在家园共育方面,幼儿园先后组建了家委会、伙委会,同时定期开展大家访、家长开放日、园长接待日、半日观摩等活动,画出家园最大同心圆,通过与家长达成共识、携手共育,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动能。“我们能够感受到幼儿园对于我们家长声音的尊重,也能看到他们为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我是特别放心的。”家长刘焱说。
未来:不断提升办园质量,向着优质、安全发展
泰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始建于 1948 年,当时是我市为抚养烈士遗孤而专门开设的红色保育院。在这之后,幼儿园的名字也几经变化。1952年,幼儿园迁至当时的泰安城半亩园并更名为泰安专署机关托儿所,之后又在1960年前往济南;1961年,幼儿园迁回泰安,成为泰安专署机关保育院;1986年10月7日,市直机关保育院更名为“泰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这个名字也一直使用至今。
在施会华看来,这次更名是幼儿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为未来发展竖起的一面旗帜。“泰安市实验幼儿园的发展将会承载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未来我们会紧抓‘优质’、‘安全’这两个关键词,让学前教育回归本质,制定发展规划,在优化服务、师资建设、家园共育等多个方面继续发力,同时带领泰安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协同进步,为泰安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施会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