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岳区教体局将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美丽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将诸如杜家庄木版年画、梭庄龙灯、泰安渔鼓、汶河大鼓、泰山剪纸、王家面塑等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文化或民间工艺引进校园,让学生接触、了解并喜欢上地方特色文化,用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爱国爱家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一是立足实际,深入挖掘。区教体局组织全区各学校利用文化专家引领、走访老艺人了解、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搜集理论依据、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中观赏性、健身性、艺术性、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编写出了《太极健身》《艺海拾珍》《国粹集锦》《剪纸的艺术》《泰山诗文选》《走进徂徕山》《爱心》等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各中小学校创办开设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书法等兴趣小组或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是做好结合,贯穿教学。各中小学以思品课为主阵地,辅以班会课、升旗仪式、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贯穿中小学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构建成体系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与品德生活教学有效结合。同时结合疫情实际,增加了生命教育、公共安全、心理健康和使命担当等方面内容,将爱国情怀、仁爱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奉献精神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灌输给青少年学生,给人以力量,化人于无形。
三是精彩活动,多元共生。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成立诗词、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等,全区建设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100多个。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元素,广泛开展多种多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展演、讲座等活动,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