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厅属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结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部署和工作实际,我厅制定了《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教育厅
2023年3月31日
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3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按照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新需求和新问题,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应用。在数字校园、云网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治理与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网络育人、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校园攻坚行动
(一)全面推进全省数字校园建设。按照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开展全省数字校园达标验收,确保全省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所有县中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确保乡镇驻地学校录播教室覆盖率达到50%、千兆到校百兆到班达到30%。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动校园网络提质增容。推进有线、无线、物联网络和校园、教室各类终端的融合建设,打造智慧课堂和智能校园环境。
(二)推动数字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加强数字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营造数字化教育氛围文化,创设数字育人新场景,探索家校合作、跨校协同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促进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建设全省共享的知识图谱,推动形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的智慧教育新模式。积极推进符合技术标准、满足学习需要的新型学习终端配备应用,探索建立学习终端进校园审核备案制度、终端应用监测监管机制。
二、教育云网融合行动
完成省级教育专网骨干网节点和链路建设。制定高校和教育城域网接入专网标准,有序接入高校和现有市级城域网。制定应用接入专网标准,有序接入各类资源服务平台和公有云应用。常态化开展对教育专网的运维和安全监测,实现IPv4/IPv6地址和域名统一规划分配,实现IPv6地址到终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门户网站域名统一管理,逐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省内漫游。
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行动
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建立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依托省教育专网,吸引一批社会数字教育资源和应用平台共享开放,持续扩充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建设适应智能学习终端的数字教材,遴选一批适合日常教学的工具软件。遴选中小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基地学校,分类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启用“齐鲁教育在线”服务平台。新增300门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继续完善“一师一优课”平台资源,建设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四、智慧教育示范创建行动
(一)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做好“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遴选和推广智慧教育创新应用案例,召开智慧教育发展论坛。开展智慧教育研究项目申报,围绕智慧教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开展研究。解读智慧校园评价指标,开展智慧教育创建行动,聚焦教、学、考、评、管,打造和推广不少于30个数字化教育教学典型应用场景。
(二)开展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省级试点,遴选省级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开展智能化考试专项试点。探索开展无感知伴随式数据采集试点,探索培养在线学习服务师。遴选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遴选创客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和优秀创客课程。
(三)加强应用研究。设立“互联网+教育”应用研究基地,开展“互联网+教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探索建立高校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逐步建立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加强宣传与成果推广。定期发布山东教育信息化工作资讯,利用鲁教云、山东教育发布APP等资讯平台,加强对各地各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优秀做法宣传,总结先进经验,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智慧教育发展。开展智慧作业创新应用案例展评活动,深入开展三个课堂、网络学习空间、信息化教学应用等交流展示活动。
五、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行动
(一)夯实师生数字素养。开展数字化领导力、管理能力培训,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展评活动。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数字素养。
(二)强化专家队伍建设。建设涵盖学科教学、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专家人才队伍。用好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省电教馆兼职教研员两支队伍。增强专家队伍活力,有效服务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
六、教育数字治理与惠民行动
(一)提升教育数字化服务能力。完善“鲁教云”山东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教育财务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普通本科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一体化推进高校“接诉即办”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更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目录,提升“山东通”“电子证照”等应用水平,拓展教育政务服务覆盖范围,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爱山东”,实现主要教育业务网办全覆盖。推动校园“接诉即办”“掌上办”“无证明”,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二)做好机关和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加强运维规范化管理,做好省建系统迁移上云工作。持续做好机关信息化运维服务和视频会议技术支持,开展面向行政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与数字技能培训。
(三)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印发教育数据管理办法,规范全省教育数据采集、共享、使用和安全管理办法,实现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和安全防护,有效提升教育数据的利用率和服务行政决策能力。开展数据创新应用案例评选,打造数据创新应用新场景。
七、数字赋能乡村教育振兴行动
建设省级“三个课堂”应用平台,开展面向农村、薄弱地区的信息化赋能教育教学活动,遴选城乡教育共同体示范项目,推动城乡结对互动专递课堂建设应用,实现“三个课堂”对乡村教学点的全面覆盖。推动乡村学校校园网增容增效,完成乡村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农村、薄弱学校提供数字赋能教学服务。
八、网络环境立德树人行动
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师生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文明周等活动,提升师生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审核把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汇聚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网络育人资源,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不断拓宽网络育人途径。
九、软件正版化和信创工作专项行动
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和信创工作,建设软件版权保护良好环境。倡导使用国产软件,新部署建设的信息系统要兼容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开展国产软件使用培训,推动教育行业国产化改造。加强厅机关国产化软硬件适配,有序开展信息系统向信创环境迁移。
十、网络安全保障提质行动
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加大网络安全风险隐患通报力度,做好省级教育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攻防演练,举办网络安全专题培训,确保重要关键时期网络安全。完善教育APP监管机制,做好教育APP备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