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安市委教育工委 泰安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泰教发〔2024〕1号
各县市区教育和体育局,各功能区教育部门,市属各高校,市直各学校,局(委)机关各科室:
现将《中共泰安市委教育工委 泰安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泰安市委教育工委 泰安市教育局
2024年3月26日
中共泰安市委教育工委 泰安市教育局
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抓改革、增活力、提质量、保安全”工作主线,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为动力,以推动泰安教育扩优提质为重点,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擎旗定向,坚持党对教育全面领导
1.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时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教育系统党支部评星定级动态管理制度,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创新在泰高校党建工作机制,深化高校党建平台载体建设,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贯彻落实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校“一融双高”建设。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配备,推动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规则规范运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用好民办学校党建联络指导机制,确保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实施干部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深入实施“双过硬”工程,落实“双培养”机制,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锤炼“卓越过硬”党组织、“过硬敢当”干部队伍,打造“党员领航 立德树人”党建品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强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3.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压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组织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扎实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组织开展廉洁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廉洁警示教育,做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加大违纪行为查处曝光力度,一体推进“三不腐”,全面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育人为本,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深化“首课思政负责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立“首课思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进一步完善首课课程体系,推动教师全员首课讲思政。持续推进“六个1”工程,2024年建立50个首课教育基地,培养200名首课教学名师,开发50个首课校本课程,开展100项首课研究课题,组织遴选500个首课精品课例。建立涵盖市、县、校三级的首课管理体系,把首课列入教学常规检查,将每天第一节首课育人拓展至全学科首课育人。
5.以劳动教育带动“五育并举”。坚持校内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相结合,开好每周一节劳动课程,认定一批市级学工、学农、服务性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制定《泰安市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周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定点联系使用劳动教育基地制度,常态化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校内劳动实践,小学低年级以上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集中开展劳动实践,努力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
6.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强健行动。全面强化“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逐步增加体育课时,全面开展面向学生的“阳光大课间”、课后体育活动,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确保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完善“市、县、校、班”四级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7.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出台市级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组织遴选一批全环境立德树人实验区、规范校,推广一批优秀工作案例。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示范校建设,培育学校发展特色。持续推进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建立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强家校共育合力。深入开展全市中小学登泰山暨“中华泰山学生礼”活动,强化研学基地、营地遴选和管理,全面组织在校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展览馆、教育基地,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升育人成效。
三、扩优提质,推动教育发展走在前列
8.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成立市学前教育管理指导中心。持续改善办园条件,加强薄弱园扶持,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优化调整一批民办幼儿园,新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创建一批省优质幼儿园,全面推动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扩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提升公办率、普惠率和优质率。强化园所规范管理,新创建不少于2个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15所游戏活动实验园,全面创设适于幼儿发展的园所环境。加大在编教师招聘及卫生保健人员配备力度,扎实开展园长培训和教师素质能力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保育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用好幼儿园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平台,确保全市幼儿园招生报名“一网通办”覆盖率达到90%以上。
9.推动强镇筑基提档升级。深入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将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改造提升纳入强镇筑基行动范围,市县两级联动,加大资金支持,2024年集中改造提升2所薄弱学校,重点改善校舍、食堂、宿舍、数字化教学、校园环境等办学条件,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和住宿、校车接送等服务;选派优秀学校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校任职任教,探索实施小班化教学,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高生源巩固率。
10.推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情况通报和预警制度,指导县市区制定高中学校年度建设台账,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优质普通高中,持续增加高中学位供给。推进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达标,新认定13所以上市级办学质量达标学校,扩增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大县中建设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县域高中结对共建,严格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属地招生和同步招生政策,整体提升县中办学质量,稳定县中生源和师资。遴选认定第三批市级特色高中,实现公办普通高中全覆盖。
11.推动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工作,提高应安置人数占比,降低送教上门比例,义务教育安置率稳定在100%。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体系,推动市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建设。推动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中职部(班)。开展第二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验收,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四、教研引领,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2.强化高水平教研引领。坚持教学科研创新引领,持续打造市县两级核心教研员团队,建立一手抓学科教科研研究,一手抓区域教研指导教研工作机制。开展“课堂观察,教学凝视,教育反思”三步走“跟进式”教学调研视导,推进省市县校教研一体化。落实教研员包保、驻校制度,建立教研员工作清单机制,成立校际教研联盟,开展市县校高质量联合教研。
13.开展小初高衔接实践研究。出台并实施《小初高衔接教育驿站式“学教研训”方案》《小初高衔接教育教学拔尖创新人才“育苗”方案》,开展示范性衔接教育研究共同体(学校、学科联盟)建设行动,培养500名“研究型”骨干教师,打造200节嵌入式衔接优秀课例。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提升全市学科竞赛教练员团队和市县校指导教师团队,定期开展集中研训,构建小初高大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
14.完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泰安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建设全市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完善对县市区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全市普通高中过程评价、学科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加大评价引导力度。
五、师德为首,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5.深化教师综合管理改革。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开展教育家精神宣讲和典型选树。开展教师全员师德培训,遴选培育一批师德涵养基地和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理论+实践”师德涵养模式。完善师德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师德述职制度。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加大交流轮岗工作力度。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做好职称评聘有关工作。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开展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活动,为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营造良好环境。
16.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培养。进一步优化校长教师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完善分层分类分岗、阶梯递进、上下协同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聚焦强镇筑基、学生心理健康等全局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市级农村学校校长、心理健康教师等专项培训。选拔骨干教育干部、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修、跟岗锻炼。加强对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指导、管理,推进“研训一体”教师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教育家型”校长和“研究型”名师。
六、强化服务,提高赋能地方发展能力
17.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创建,推进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增加名校品牌影响力;引导学校围绕泰安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强化特色专业(群)培育,实施高职和中职结对共建行动,推动我市五年一贯制招生试点工作,增加优势专业(群)品牌影响力。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举办中职学校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高级培训班,建立完善市级职业教育核心教研团队,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增加名师品牌影响力。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和实训中心建设工作,提升办学条件达标率。打造区域职业技能人才育人新模式,试点职业技能体验主题研学活动,提升人才培养精准度,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18.推进校城融合产业赋能行动。主动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工作协调运转机制,成立局校城融合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企业、学校、部门的双月会商。组织召开全市校城融合推进会,举办校城融合成果展;更新梳理人才、资源、需求“三张清单”,精准对接高校和企业发展需求,强化服务高校意识。建立健全部门常态化协调沟通工作制度,高效解决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困难,提高高校产学研结合紧密度,支持高校多开发适合即时落地转化的成果;推动2—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校城融合深度。
七、强化保障,夯实教育事业发展根基
19.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巩固“双减”成果,县域全面建立引进第三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持续加强“五项管理”,深入实施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安排,切实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强化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监管,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成果。加强学校教材教辅管理,常态化开展中小学教材教辅排查整治。锚定“双减”三年目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规培训行为,全面夯实资金监管工作,严查培训资金“体外循环”问题,强化日常安全巡查,筑牢校外培训安全监管防线,不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20.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1所、幼儿园10所。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薄改提升工程,年内投资3.03亿元完成建设项目150个。实施泰安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程,建立常态化校园网络预警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智慧校园”创建评选,推动市级“三个课堂”应用平台建设,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展中小学校食堂规范化提升年活动,实施中小学校食堂条件改善工程,落实大宗食材统一配送要求,规范学校食堂运营模式,完善食堂(配餐)内部监督机制,加大行政部门监管力度,推动中小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
21.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加大教育系统普法力度,持续开展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提高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水平,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语言文字活动。建设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发展,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开展“保密教育进学校”活动,做好“12345”热线办理、对外交流、教育宣传、节能减排、工会、老干部、志愿服务、学生资助、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22.强化督导作用发挥。持续开展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健全督导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教育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任务落实。加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力度,力争通过国家和省验收的县市区数量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完成国家、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任务。持续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校校到”督查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23.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学校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市、县、校视频监控逐级接入、三级联动,做到校园安全隐患实时分析、智能预警,打造校园安防“智能升级版”。增加防溺水救生物资的投放和硬质隔离设施建设,推动防溺水“电子围栏”建设,组织开展重点水域暑期专项督查,提升预防学生溺水防范能力。深入开展“星级平安校园”评估创建,建立学校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培树200所以上“五星”标杆学校,推动校园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教育系统信访维稳工作,实现源头化解,分级管控。完善“六全”心育体系,建立市级心理健康管理指导中心,用好“一格十人”网格化协同育人机制和重点群体“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教育阵地管理。持续实施标准化考点功能提升工程,加强考试组织标准化建设,提高人防物防技防能力,确保考试安全平稳实施。